dt平台回首沧桑一甲子,辉煌已铸六十年。 dt平台今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。在过去的六十年里,在党中央、国务院的关心、关怀和指引下,在自治区党委、dt平台 的正确领导下,广西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,民族团结,经济发展,社会和谐,人民安居乐业,广西的文物dt平台 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。值此之际,广西壮族自治区dt平台 、广西民族dt平台 、广西自然dt平台 、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dt平台 、南宁市dt平台 、柳州市dt平台 、桂林dt平台 、玉林市dt平台 、贵港市dt平台 、梧州市dt平台 遴选馆藏文物精品,共襄盛举,为广大公众奉上此次大展。 dt平台让我们走近国宝,聆听故事,重温瓯骆故地的经典华章,展望更加美好的明天。 “心仪广西•六十国宝”文物介绍
1.大石南宁龙上颌骨
大石南宁龙是我国南方地区首次发现的确切的鸭嘴龙类恐龙,代表了鸭嘴龙家族中一个新的成员。 dt平台大石南宁龙上颌骨背突高而尖,背突后缘垂直。鸭嘴龙类恐龙是白垩纪晚期非常繁盛的一类恐龙,和凶猛的霸王龙处于同一个时期。大石南宁龙身长7米,高3米,两足行走,偶尔四足行走,经常成群出没于湖边和树林中,以嫩枝和树叶为食。约8000万年前,南宁市那龙乡附近是一个大湖泊,湖泊周围树木成林,大批的巨龙和鸭嘴龙出没其中。大石南宁龙死后被洪水冲到了河湖边,后被泥沙埋藏起来。经过数千万年的变化,恐龙骨骼变成了化石。 2.新石器时代楔形双肩大石铲
dt平台石铲在国内外埋葬地有120多处,以广西南部地区发现居多,是广西新石器时代晚期具有代表性的器物,被称为“桂南大石铲”,分为使用器和祭祀器。使用器而祭祀器多用页岩、板岩和玉来制造。使用初期为使用器,是骆越先民的农耕生产工具,用于翻土、理埂、挖沟或平整土地,多用砂岩,石灰岩制造,通体粗糙,两边开刃使其锋利。之后器型发生转变,被赋予神性,为祭祀器,多用页岩、板岩和玉来制造,通体光滑,两边没有开刃,用于祈求部族兴旺和生产生活丰收。 3.商兽面纹提梁铜卣
盛酒器。盖内有标志着做器奴隶主族徽的铭文。此为典型的中原器物,通过赏赐、购买或交换而来到瓯骆地区,也有可能是战利品。 4.西周云雷纹铜角形杯
dt平台整体牛角状,器身两侧有范痕,器壁薄,腹中空。纹饰从上至下装饰三角形纹、弦纹夹三角形纹、云雷纹、三角形云纹。这是南方少数民族用来招待贵客时所用的酒杯,这只酒杯容量近三两,没有配杯座,客人喝酒时须一饮而尽。 5.西汉羽纹铜凤灯
出土二件,灯作凤鸟形,顾首回望,双足分立,尾羽下垂及地。足与尾形成鼎立之势以支撑灯身。凤鸟背部有一圆孔,用以放置长柄灯盏。凤鸟口内衔喇叭形灯罩,垂直对准灯盏蜡锥柱上方。凤鸟颈部由两段套管衔接,可以自由转动和拆卸,便于调节灯光和冲洗体内烟尘。灯罩与颈部及腹腔相通,腹腔中空,可以贮水。当灯盏中的蜡烛点燃时,烟灰经灯罩纳入颈管,再由颈管导入腹腔,最后溶入水中。 该灯的铸造采用了汉代分铸法。纹饰采用西汉时期流行于我国南方,特别是岭南地区的一种新兴錾刻花纹工艺。 6.西汉翔鹭纹铜鼓
dt平台铜鼓,是一种青铜礼乐器,流行于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长达二千六百多年。铜鼓曾作为统治权力的象征,也作为祭祀用具和娱乐用具,广泛用于陈列、集众、盟会、战阵、祭祀、娱乐、丧葬等场合。铜鼓又是一种综合艺术品,集冶炼、铸造、绘画、雕塑、音乐、舞蹈于一身,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纹饰,反映了铸造及使用铜鼓的民族的经济状况、工艺水平和文化面貌。 广西拥有丰富的铜鼓资源和悠久的铜鼓文化。广西迄今发现了从春秋晚期到清代末叶各个时期的古代铜鼓,种类齐全,数量达二千面以上。 7.西汉“二斗二升”铭越式铜鼎
炊器。盘口,绞索形耳,束颈,扁腹,平底,三足细长外撇,足外侧起棱。口沿外侧刻“二斗二升”四字,应是指此鼎的容量。其实测容量为4200毫升,折合每“升”相当于今190.91毫升。 9.西汉人面纹羊角钮铜钟
dt平台鼓部正面铸有浮雕式的人面纹: 人面呈桃子形,脸庞轮廓及眼、鼻、口突起,清晰显现;头顶一对倒八字形外撇的弯角,形若羊角;人面的两眼平视、双唇闭合,神态威严肃穆。合模铸成。 dt平台与铜鼓一样,羊角钮钟作为古越人使用的重要的打击乐器,其在战国至汉代瓯骆文化遗迹——左江崖壁画中有描绘: 在首领的带领下,伴随着敲击羊角钮钟、铜鼓等发出的节奏和音律,祭祀人群翩翩起舞。 经测音,此人面纹羊角钮铜钟正鼓音为#C5-27、侧鼓音为E5-4。音高、律制与同墓共出的“布”字铭钮铜钟、铜锣、铜鼓完全相同,可与这些乐器合奏本地特有的音乐旋律,广泛应用于各种祭祀等活动。 10.西汉弦纹玻璃杯
广西出土的汉代玻璃器包括各式装饰品和实用器具。化验结果表明,这些玻璃器均属于铅钡玻璃和钾玻璃,有别于西方的钠钙玻璃,但其生产技术当是通过海上交通从西方传入的。 12.东汉附鼓俑红陶船
广西出土的最大陶船,为大型内河船。船分前、中、后三舱,前、中舱篷顶为拱形;后舱狭窄且高,两坡式篷盖,为舵楼。船上立有15个大小俑,舵楼1个,中舱2个,船头12个(分列两排划船,前有1人指挥)。划船俑两侧船边各有桨架4处。船头有鼓、系缆桩及挡板,鼓面饰太阳纹。 13.东汉四海六楼陶城堡
陶城堡为正方形,四周高墙环绕,高墙盖瓦遮护。城门上是四坡顶门楼,门楼前后各设一个方门。城墙四隅各设一个攒尖顶角楼,瓦面划瓦垄,角楼的两边外墙中部各竖镂一对“十”字形窦孔。城堡前后各设一大门,各有一俑持械守卫。城堡左右墙体上端对称直棂窗,前后墙体镂菱形格棂窗、直棂窗。城内左右各置一座陶屋,其中一座为单层结构,另一座陶屋为两层楼阁式,两层之间社阶梯相连,底层作敞开式,设一大门。室内一俑凭几端坐状,一俑捧物站立,一俑跪伏于地。两座屋均设檐廊。 15.汉铜羊灯
羊背与躯体分铸,在脖颈处以活钮相联,臀部设小提钮。将羊背上翻置于羊头上可贮油点灯,合之则流回羊腹。 16.南朝青瓷骑士俑
青瓷骑马俑反映了南朝时期梧州地区士族地主的生活,表现了士族庄园经济的发展情况。士族地主享有特权,且佛教盛行,士族地主继而占有大量田地、财产、佛寺等财产和大量劳动力。伺候士族地主的奴仆很多,士族地主的生活悠闲自得。 18.元青花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罐
dt平台此罐为全世界公认的9件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瓷器之一。画面取材于元代尚仲贤的杂剧《尉迟恭单鞭夺槊[shuò]》中尉迟恭单鞭救秦王的故事情节。青花采用元代以后逐渐失传的苏勃泥青,将画面的宏大和细微之处完美诠释。绘者将单雄信的凶悍燥急、段志贤的练达沉着、尉迟恭的勇猛騺毅、李世民的从容自若表现得生动准确。 19.明万历青花双龙戏珠纹梅瓶
dt平台梅瓶作为一种具有储酒实用、陈设装饰等多重用途的器物,始见于唐代,元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大量烧造而日趋风行。明代靖江王治桂林,传十一世、历十四王,存世二百八十余年,桂林由此成为岭南政治文化中心。桂林dt平台 珍藏有各类明代梅瓶三百余件,大多来自于桂林靖江王陵区发掘出土。
|
心仪广西六十国宝——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物dt平台 事业成果展
展期:2018年5月—2018年12月